之所以看這本書,跟我現在的工作也很有關係
話說有一天我因工作需要約一個人,跟我的一位前輩和大老闆,四個人一起吃頓飯
就是這個人向我推薦的這本書
想都不用想也知道是因為看到我吃飯的時候話少,表現比較內向。
他當時介紹這本書,說主題是「內向的人如何在這個強調外向的社會中自處」
我一聽,感覺不錯啊,
不但可能能對我現在的Sales工作有觀念上的啟發,我本身對這個主題也感興趣。
由借書到今天過了兩個月,今天剛剛看完了。
感覺... 始終還是有暢銷書「膚淺」這個通病
而且對於我上面說的主題所給出的答案,我覺得也有點...算不上是荒謬,可能還挺合理的,只不過比較「廢話」。
反而此書最大的值價是一些小地方上的心理學知識,和建議。
【內外向的文化觀】
本書的其中一個看點,
就是把許多性格元素用內外向來分類;
在學術上的角度這無疑不夠嚴謹,
但事實上這種分類真的出乎意料地可行。
通常我們對外內向的認知就是「喜歡社交」和「喜歡獨處」;
或者再準確一點應該是「喜歡人多」vs「喜歡人少」+「擅長社交」vs「擅長思考」。
但這本書提出不少人格特質,原來也可以用內外向來區分的,
例如內向性格還包括「經常自省」、「理性」、「多愁善感」、「喜歡回顧」、「謙虛」、「不喜歡冒險」等等。
這些特質在書中都被歸類為內向的特質,而且都是符合我的特質。
也是因此,原本我對自己內外向的認知並不是那麼確定,
看完書後的得著就是(也許是最大得著了),我很肯定自己是內向的人。
外向的部分(例如容易激動、有主見),可能有一點點是天生的(沒有人是完全內向的;也沒有人是完全外向的),
也大部份只是社教化的結果。
另一個本書的看點是,
將東西(準備來說是亞洲和歐美)文化以內向和外向來劃分,我覺得這是其中一個精彩之處,
以前從沒有想過可以用這麼簡單、不嚴謹的方法來描述東西文化的差別,
但沒想到這種分類的覆蓋率比我想像中要高很多。
例如在教育上,西方人常常批評東方人在課堂上不舉手發問,不參與討論,不主動回答問題,
這便可以說是內向文化與外向文化的分別。而且作者也說西方人的所謂討論,其實很多時真的很沒有營養。
我自己也常常有這樣的經驗︰不回答問題是因為老師問的那個問題很蠢,實在沒有回答的意慾。
也常常觀察到如果老師問的是一些稍為深一點的問題(起碼是需要思考的問題),其實同學們都會認真思考然後踴躍回答。
又例如西方常常會有派對(書中也無數次用派對為例子),這個在東方國家就完全不同了。
東方國家的社交場合,大多都是飯桌;派對有是有,但次數相對少很多,而且通常要麼是生日要麼是節日。
(根據此書,在美國有大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是內向性格;那麼在東方國家一定就更多,我相信是超過一半甚至有三分之二。)
其實也因為這個原因,本書的Context是西方(美國)社會;
不過依我看,其內容的泛用性也算非常高,
畢竟作者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,沒有花太多只適用於美國的例子,
也沒有只適用於美國的觀點。
【外向的商業世界】
這段並非總結書裡的內容,而是總結我自己的想法
書中當然也有提及現在的社會是偏重外向性格的社會,
但也沒有花太多篇幅在這一件事上(畢竟是心理學書藉而非社會學書藉)。
現在全世界(起碼是在此書的討論範圍內的國家)基本上都是資本主義社會(別跟我說中國不是...)
很多企業不著重技術人才(後勤),但很著重銷售人才(前線)(這同時反映了一個可悲的事實︰企業主要是靠銷售技巧、而非商品本身的優劣來保持競爭力)
而除了銷售人才以外,大部份其他非技術職位(市場部、人事部等等),很多時都被要求是八面玲瓏的、建立人際關係強的人。
(更荒謬的是,企業卻很貪心地要求這些人同時很有創意,能想出很好的點子。亦即是希望員工同時擁有內外向的好特質)
比起員工擁有的知識、技術,甚至是細心、謹慎、勤奮這些在從前社會這麼好的特質,都不再強調了。
(細心、謹慎、勤奮這些特質,只會被拿來要求比較基層的勞動員工)
所以很明顯這是一個對內向者不公平的時代。
對我自己來說,不公平也算了,但我最不能接受的是不合理
比如說剛才說的企業要求員工同時擁有內外向的優點;靠銷售而非商品來保持競爭力;
最重要的是沒有充分發揮內向者的優點。
【內向者的優勢】
承上兩段,
由於書中拓展了許多內向者的特質,
我們能發現很多內向者的優點︰理性、冷靜、常思考、細膩、謙虛等等。
書中也舉了很多例子說內向的投資者如何成功etc。
還有最深刻的一個例子是,書中提到一個關於Brainstorming的實驗,
指出Brainstorming不應是一班人在一起進行,
而應該獨自思考,再把思考的結果分享出來。(或者透過網上留言的方法)
重點還是 - 內向者依然有許多特質是企業應該要珍惜利用的,
而非一味強調所謂「軟技巧」卻根本只是強調社交技巧的不全面的軟技巧。
而且還有一個書中沒有說,我卻覺得挺合理的優勢︰
內向者要裝外向者來獲得外向的好處,比外向者裝內向者獲得內向的好處要容易很多。
前者只不過是戴上一個面具,讓人覺得你很風趣很活潑;但後者需要的是長時間的思考。
也不知道我這樣說對不對。也可能對外向者來說長時間思考也不是那麼難吧。
【內向者如何自處】
這個正是本書的主題,
但這最關鍵的部份卻令人失望。
對於「如何自處」這個問題,作者的回答是這樣的︰
「只要是為了你人生中所追求的東西,你便可以理所當然地假裝外向。」
這個看法看似正面,卻又很荒謬,但其實是很廢話。
正面的地方在於,人可以為了自己人生中追求的終極價值去付出,甚至暫時假裝成另一個人。(這我是同意的)
荒謬的地方在於,作者依然是叫內向者假裝外向,書中卻從沒有提到過外向者需要假裝內向。這即是完全屈服於這個外向主導的社會,沒有半點反抗心理,並且附和「假裝」這種行為。
廢話的地方在於,為了自己人生意義可以犧牲其他所有東西,這是小學生都懂的道理,不用你說,而且跟內外向沒有關係。
說到底,「假裝外向」只是一種付出(而且現在很多內向者都在做),付出的是自己的精神力 / 正能量
而如果一個人正在做一些符合自己人生意義的事情,那他將會有非常多的精神力和正能量可以付出。
而如果精神力或正能量不足,還要去假裝的話,人就會壓力大、情緒低落;
我相信很多讀者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,所以才會想,這本書會不會能夠給我一點啟發去解決這個問題?
本來我期望此書會說內向者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,或者在外向的舞台上如何正確地、順利地保持內向;
沒想到它反而你說「你去找自己喜歡做的事吧,這樣你就可以假裝外向裝得開心一點」。
我真的覺得這完全變成了廢話... 誰不想找自己喜歡做的事?但這哪有那麼容易?
而對於「如何找自己喜歡做的事」,作者其實給出了三個建議︰
1. 想想自己小時候想做什麼
2. 注意什麼樣的工作吸引自己
3. 注意自己羨慕什麼人
這三個建議不能令這本書擺脫「廢話」這個定位(如果人人都能這麼容易找到自己想做什麼,那世界就太美好了),
但這三個建議比起作者針對主題的回答,
起碼來得有意思,有種突破盲點,返璞歸真的味道。
但反過來說,作者現在帶出的訊息,其實很負面︰
「如果你找不到你喜歡做的事情,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,你只能繼續痛苦的假裝外向。」
【結語】
唉... 所以我才不喜歡看暢銷書
300多頁,精華可能10頁就說完了,
而且主旨依然沒有深度,像這一本的主旨真的令人失望。
我看到過有朋友說有一本書叫「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」
順便這本書也是一本暢銷書,我相信這本書本身也不用讀完。
我也學精了,我看到這本書的最後,有十幾頁的總結和尾語,
我真的覺得看那十幾頁就夠了。起碼效率高很多...
還有就是我發現借書真的不好
因為我不能一邊看一邊做筆記(我只是想Highlight我覺得重要的字句,方便回顧)
下次還是乖乖地買書回來看...
留言列表